韩德君。
在辽宁男篮坚守了18年后,韩德君走到了职业生涯的终点。
九月的第一天,辽宁男篮官方在下午5点55分宣布功勋老将韩德君正式退役,“我们的功勋球员、精神领袖、前任队长、主力中锋——韩德君,将告别职业赛场,为他璀璨的篮球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。”
18个赛季,忠于一支球队,韩德君带着CBA历史篮板榜名列前三、CBA历史总得分榜前十、六次入选CBA全明星阵容、两次全运会金牌、四次CBA总冠军的成就离开赛场。
农村家庭出身,却拒绝其他队伍高额报价选择坚守辽篮;为了捧起总冠军奖杯,他立志“辽篮不夺冠就不结婚”;即使生涯末期感慨“挺不住了,膝盖一天比一天疼”,站上赛场的韩德君依旧会拼尽全力......
CBA的世界,“一人一城”的故事不在少数,但韩德君的每次选择都显得十分珍贵与厚重,“我身背着辽宁两个字,虽然没有那么伟大,但就应该为家乡做出贡献。”
辽宁男篮宣布韩德君退役。
一人一城十八载
在所有关于韩德君退役的消息里,“一人一城”是最常被提及的词汇。
其实在韩德君的职业生涯中,并非完全没有想过离开,但每一次的犹豫之后,他都选择了留下来。
2007年,前辽篮董事长韩召善成了韩德君的伯乐。彼时韩德君已是场均15.8分、15篮板、1.8盖帽的“CUBA第一中锋”,这样的表现让韩召善决定将韩德君纳入麾下。
“我回来时韩老板正在开会,他知道我来了就立刻中止会议,把我叫进会议室跟他聊了好久”,韩德君与韩召善的初次见面非常投缘,“他跟我说,‘在大学怎么样,回辽宁队就怎么样’。我跟他非亲非故,但他和我聊了这么多,我心里就认可了这个老板。”
韩德君用赛场表现回报着韩召善的赏识。来到职业赛场的第一年,韩德君场均贡献仅为1.23分和2.6个篮板,到了第三个赛季,韩德君就能够场均贡献8分与5个篮板,同时命中率达到60%。
三年合同到期后,韩德君向俱乐部提交了转会申请,希望能够换个环境。作为彼时为数不多从CUBA赛场走上CBA的球员,韩德君的人事关系并不在辽宁省体育局,因此省体育局对韩德君的转会申请没有限制权,选择权由韩德君本人掌握。
听闻这个消息的韩召善亲自来到沈阳,劝说韩德君继续留队。根据当年《辽沈晚报》的报道,经过两个小时的长谈,韩召善的真诚打动了韩德君,韩德君表态:“只要你(韩召善)干,我就干。”
2016年,韩德君的合同到期。这时,曾经的伯乐韩召善已经因病去世,北京、新疆等球队给韩德君开出了巨额报价,韩德君再次陷入了去与留的抉择。
最终,父亲的牵挂成为了韩德君留下的关键,“一年我们父子也就能见一到两次面,一次是春节,另一次是休赛期放假,我不希望他到外面漂泊,而且这个岁数我希望他能稳定一些。”
于是,韩德君与辽篮续约4年,并决定在辽篮终老。在这段故事中,最让球迷感动的,莫过于韩德君的一句:“钱虽然很重要,但一个人的钱够用之后,就不需要更多了。在俱乐部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后,我认为感情更重要,所以我选择了留下来。”
后来,当被问到没能加盟北京队是否会感到遗憾时,韩德君坦言,“不感觉遗憾,我生在辽宁,长在辽宁,为辽宁做贡献是我应该的。”
手捧冠军鼎的韩德君。
大哥大韩,队长大韩
官宣退役后,郭艾伦第一时间为韩德君送上了祝福,“以后再也没有你给我挡、我传、你扣篮了,会怀念的。退役后一切顺利啊哥。”
曾经,韩德君和郭艾伦的组合是辽篮最经典的组合。于韩德君而言,郭艾伦始终是他眼中那个“长不大的孩子”;可在所有人心里,韩德君都是当之无愧的“好大哥”、“好队长”。
2021年,当外援西蒙斯身处离队传闻时,韩德君会主动拉起西蒙斯的手,让他加入球队赛前的呐喊;2022年,当外援桑普森跌出大名单,坐在替补席后排时,韩德君主动拥抱桑普森,并把他的椅子拉到前排。
2022年,刘雁宇在比赛中脑震荡受伤,韩德君第一时间抱着医药箱冲进场内,被不少球迷称为“CBA暖心时刻”;夺得总冠军后,韩德君会示意弗格一手拿着FMVP奖杯、一手拿着冠军鼎,享受全场球迷的欢呼;甚至休赛期,韩德君还会召集全队一起来自己家里聚餐。
虽然韩德君不善言辞,但总会用微小的细节温暖球队每个人。而对于辽宁男篮,韩德君更是倾尽一切。
在辽宁男篮连年亚军没能打破冠军荒时,韩德君立下誓言:“如果不给辽宁队拿个冠军,我不会办婚礼。”
韩德君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直到辽篮拿到队史首冠后,韩德君才和妻子补办了婚礼。
杨鸣从不吝啬对于韩德君的赞美:“他对辽宁队有很强的责任心,球队需要老队员作为支撑和精神引领,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好,他是我们心目中最好的队长。”
韩德君。
时空是个圆
韩德君的妻子曾经问儿子,“想不想让爸爸退役?”
小韩回答:“不想,我想让爸爸一直打。”
追问缘由,小韩给出了童言无忌般的回应:“爸爸一直打,这样就没人打我了。”
虽然理由不同,但大部分球迷都不舍得韩德君退役。上赛季辽宁被广厦横扫出局后,韩德君开启题为“告个别”的直播,评论区里“留下来再打一年”的评论刷屏,韩德君看着屏幕不住哽咽,却仍轻声说:“得陪陪孩子爱人、老爸老妈了。”
在篮球与辽篮之外,家庭始终是韩德君生命里最坚实的支撑。球迷曾好奇他为何选择“55”号球衣,他的解释满是温情,“我打球那年爸妈55岁。”
韩德君的篮球生涯的起点,是10岁那年父亲亲手做的铁篮筐。多年后回忆那个最初的起点,韩德君如数家珍。
“当时我爸在我家牛圈的上面砌了一面方形墙,来到学校操场照着校园里的篮筐量直径,用铁丝做成篮筐焊在墙里。”虽然做工无法与正规篮筐相比,但韩德君仍觉得这是自己童年时收到过最好的礼物,“当时也没什么好材料,铁很快就锈了,篮网也破了,前面的篮球架其实就是墙,上篮不敢太使劲儿,不然就撞到墙上了。旁边那个网,是我爸怕我把球扔到隔壁院子里特意拉上的……”
后来,韩父看到了韩德君对篮球的热爱和身高优势,便决定把韩德君送到沈阳接受专业训练。离家那天,韩德君的姑父特意从公司借来了车,韩父在车上忍不住流下了眼泪。
“我当时问他为什么哭,他没说,”多年过去,韩德君才逐渐读懂父亲的泪水,“可能每一个父亲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离开太远吧,特别是像农村没出过门的,现在想一想那时候还挺感慨的。”
起初,韩德君的篮球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没有基础,无法直接进入辽少梯队,只能在省体校的自费班从基础学起;被辽篮拒绝,他险些放弃篮球,后来转战CUBA,最终成为辽篮的功勋球员......韩德君说,这些艰辛都是宝贵的财富。
韩德君曾经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过一段小韩帮母亲种菜浇水的视频,并配文:“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帮母亲卖草莓,重重的三轮车,每遇到上坡我就要跳下来帮母亲推,在后面看着她被汗沁透的衣衫就觉得自己要有无穷的力量,有一天我要为他们挡风遮雨。现在生活好了,母亲还是喜欢收拾她的菜园子,您用行动每时每刻在提醒我,不忘初心。”
从父亲焊的铁篮筐起步,家庭的温暖与牵挂帮助韩德君走过无数艰难;如今退役钟声响起,时空仿佛画了个圈——那个曾为篮球奔赴远方的少年,终于能停下脚步,把更多时间留给最珍视的家人。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JRS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12017985号-1
网站地图